第22章 刺杀,或与镇南王有关!!!_大明武帝:开局镇压神话武林!
岁月永恒 > 大明武帝:开局镇压神话武林! > 第22章 刺杀,或与镇南王有关!!!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22章 刺杀,或与镇南王有关!!!

  第22章刺杀,或与镇南王有关!!!

  两淮监察使当时就将状况上报上去,让六扇门立即开展了调查。

  调查结果是,当时的司马监官员,全员被判处失职,流放的流放、行刑的行刑。

  事情到此,理应告一段落。

  然而诸葛正我,心中暗想,此事没有这么简单。

  暗下派遣四大名捕,前往调查此事。

  结果让当时朝野震掉眼球。

  不只是两淮马场的马;辽东,关宁等地的军马,也遭到了调换。

  而且这样的情况,真不知鬼不觉,已经持续了七八年之久。

  甚至军队中,已然有一批劣马,已然服刑完毕。

  当时的内阁,考虑到事态的影响,并没有做彻底处理。

  只是将各地的司马监都换了血,处理了劣质马匹,便不再有下文。

  六扇门也被勒令不得在查此事。

  诸葛正我见状,判断形势,就没有将后续再查到的事情奏禀上报。

  这些原有军马流向,全部指向着云南之地。

  这云南之地,可是皇叔镇南王朱载埂的藩属。

  多年以来,镇南王顶住南蛮入侵,在大明可谓威功显赫。

  一旦上报。

  在当朝中争权夺利牵扯甚广,牵一发而动全身。

  自己名头甚高,不小心就会触碰危险。

  加上万历皇帝朱翊钧尚小,不善朝政,故而并未奏禀。

  但是今日与当初完全不同了。

  在朱翊钧大宴受刺之后,诸葛正我又将此事发掘了出来。

  没想到查到皇帝先前被刺杀一事,居然也与这件事脱不了干系?

  到了摄图谋反的地步,那是不报也得报了!

  诸葛正我走到乾清宫前,交由武器,安排好四位弟子,便等候面圣。

  朱翊钧此刻正待处理国事。

  听到太监上报诸葛神候求见,顿时眼神一轴。

  自打自己即位起,只是从太后哪里听过这位神候的威名。

  并没有亲自见识过,这位护国神候的模样。

  听闻是一位刚正不阿、功高却不震主的贤臣。

  心里便有了些微兴趣。

  示意让太监宣其入宫。

  “臣诸葛正我,参见皇上!”

  “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!”

  诸葛正我受宣入殿,跪在大堂之上,等候发落。

  “神候,平身。”

  还未见到皇帝其人,却已然从其语气之中,感受到赫赫的威眼来!

  诸葛正我抬起头来,数年未见过的皇上面孔,又浮现在眼中。

  果然,皇上已然变了。

  与多年前见到的稚嫩依然不同。

  此刻的皇上,气宇昂扬,不怒却有屈人之威,不冷却有高雅之气。

  举手投足,都展露着上位者的威严!

  诸葛正我多年以来,认人无数,自以为只需一眼,便能看穿人心。

  然而此刻却不得不在此刻拜服,是从前的自己走了眼,看错了皇上。

  这位少年英主!

  正是我大明的曙光和未来啊!

  内殿之上。

  “来人,给神候赐坐。”

  朱翊钧言毕,便将手上的案卷放置一旁。

  几个小太监,谨慎地端来一张金椅,恭敬地就放在了诸葛正我的身前。

  “谢陛下!”

  诸葛正我欠身行礼,神色自然地就坐了下去。

  姿态毫不慌张、镇定自若,却又不失礼节,让人一看便知恭敬。

  朱翊钧眼神微微一紧。

  便认真打量起这位从未见过的护国神候来。

  这位柱国老臣,虽然位高权重,平日里却待在京畿以外的外城里。

  为了压低自己的影响,从来都不直接参与朝事。

  置身事外,明哲保身的态度。

  然而今日却一反常态,不顾猜忌,直接来到朝中面圣。

  这般变化,一下就让朱翊钧意识到情况不简单。

  挥手示意,就将四下左右全部遣退。

  周围的太监、学士,发觉气氛剧变,纷纷行礼,从左右屏退。

  不到一会,乾清宫只剩下朱翊钧与诸葛正我二人。

  “老神候,今日不在神候府上待着,特地跑来乾清宫,所为何事啊?”

  朱翊钧眼神穆肃,与诸葛正我相向而视。

  “臣有要事要奏。”

  诸葛正我恭敬垂下眼线,从手侧拿出“军马案”的卷宗,将自己的奏章放置其上,恭敬地双手奉了上来。

  朱翊钧随手接过,快速详细了一遍。

  眉头轻皱,又斜眼观察了一下诸葛正我的神情。

  这才将这卷宗请放在桌案上,轻声喝道:

  “老神候,你好大胆子,竟敢状告朕的叔叔!”

  诸葛正我的奏章里,写的正是当年“军马案”一事的重提。

  虽然是谈“军马案”一事,但却一直在顺藤摸瓜,步步阐述。

  接二连三地推理演化,将事情发散开。

  最后将万剑归宗,将矛头对准了镇南王朱载埂。

  指出朱载埂与大宴刺杀一事相互关联。

  “说镇南王与刺杀一事有关?你可有确凿证据?”

  “若是没有,这可是欺君,朕可以赐你挑拨皇室亲情之嫌!”

  朱翊钧摆出一副冷眼,瞪着眼前的诸葛正我。

  虽然诸葛正我的一番说辞很有说服力,但是朱翊钧却不能就这样简单地相信。

  固然,他对镇南王朱载埂抱有疑心。

  可是对于这个素未谋面诸葛正我,他也是怀疑满满。

  毕竟,刺杀大案能够发生,就是其手下大内高手姗姗来迟。

  再者,就算事实如此,没有证据,朱翊钧也没有办法直接将镇南王拿下。

  万一弄巧成拙,反而将其逼反,反而是得不偿失。

  诸葛正起身下位,叩拜起来。

  不知是否出于紧张,诸葛正我脸色略有出汗,不过神情却还是一如之前一样稳重。

  “臣自知有罪!”

  “但此事,虽无确凿物证,却已有人证!”

  “这些年来,臣多次派遣六扇门捕快追查此案,找到了众多当年遭到流放,尚未被灭口的司马监官员。”

  “如今,他们已在京城之内,随时可待御审。”

  “而且。”

  诸葛正停顿了一刻,像是强调一般,说道:

  “臣已然搜寻到了,白云城主,叶孤城的踪迹。”

  “叶孤城,在八年、十年、十一年,曾多次前往云南。”

  “最后一次,就是在大宴刺杀之前。”

  “臣等怀疑,叶孤城很有可能与镇南王有所联系,还与大宴刺杀有关!”

  “而这一次决战紫禁之巅,很有可能是借此机会,弥补过失,再次刺杀于陛下。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syyh.cc。岁月永恒手机版:https://m.syyh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