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一章:科举制_重生之风流帝王
岁月永恒 > 重生之风流帝王 > 第十一章:科举制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十一章:科举制

  “陛下,此次官员整治下来将会有一大批地方官员空缺,如何弥补?”李振国问道。

  “不急,朕自有办法?在说补缺地方官员之前朕想和你们一下大秦世家”龙云枫抬手阻止了正想说话的王焕。

  三人听到大秦世家的时候,神情微变,双手握成拳头。

  “秦国世家?陛下可是有什么话说?”王焕问道。

  三人都经历过秦炎帝变法,但最后变法失败了,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世家的阻挠。

  “世家,又称为门阀,是门第和阀阅的合称,指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,

  在政治上,世家按门第高低分享特权,世代担任很重要官职(九品中正制是士族制度的政治保障)

  在经济上,士族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力,建立起自给自足、实力雄厚的庄园经济;(品官占田荫客制为士族制度提供经济保障;)

  在社会体系,因祖宗显贵而据一方几百至千余年的德望乡梓的世家士族。

  在社会生活,不与庶族通婚,甚至坐不同席。

  在文化上,世家崇尚清谈,占据高级文官职位。”

  龙云枫说着拿起桌面的茶杯滋润了一下喉咙又继续说道:“朕要变法图强,就必须过世家这一关,否则0就会功亏一篑,你们说朕说的对不对”。

  三人顿时沉默了,无论怎么变法,最终触碰的还是世家的利益,一旦世家联合起来,那力量是无比惊人的。

  “陛下,你这是要对那些世家动手吗?”朱宇问道。

  “陛下,这事还得从长计议”王焕也劝说道。

  “陛下三思啊!我大秦现在绝对禁不起血风细雨啊!”李振国也在一旁劝说。

  得,他们以为自己要对这些世家动用武力了,看来刚才说的话让他们产生了误会。

  “朕没有要对这些世家动用武力的意思,你们误会了”龙云枫有些无奈的说道。

  “陛下圣明”三人同时松了一口气,大秦现在是真的经不起内乱,国库已经没有多少银两,一旦内耗,金国或者宁国一旦进攻大秦,后果不开设想。

  “世家在政治,经济,文化和教育上等都占绝对的优势,我们手中最大的优势就是手中有兵权,所以要对付世家,就只能一步步削弱世家的实力,等到关键时间,再彻底解决这个隐患”龙云枫继续说道。

  “陛下,不知该如何做才能在不伤国本的情况下削弱世家。”王焕对于削弱世家来了兴趣,要知道秦炎帝为了削弱世家也是伤透了脑筋。

  龙云枫看着他们,如果自己不是从后世来的,也不会知道如何对付世家。

  毕竟世家是除了皇帝之下压在一切的庞然大物,一旦有难,他们就会联合一起。

  龙云枫并没有说话,而是在拿起笔在纸上写了皇帝,世家和百姓,用线连在一起,然后拿了起来对着三人道:“现在我把大秦分成三个群体,分别是皇帝、世家和百姓,百姓包括寒门、商人、农民、和工匠等,这三者之间是有相互联系的”。

  “就说世家和皇帝的关系,好像有人说过世家与天子共治天下,所以当世家和皇帝联合的时候,就会与百姓处于对立面,一旦联合,可能就会造成局势动荡,一旦皇帝是开朗明君还好,但如果是昏君,那皇帝与世家联合就不会管百姓的死活,拼命的压榨百姓,最后百姓在无法生存的情况下揭竿而起,推翻朝廷。”龙云枫说道。

  “而如果皇帝、世家和百姓三者达成一致,到那时,便是国家最鼎盛的时候,但三者一旦发生冲突,最后就会造成局势动荡,最后改朝换代”

  “表面上来看,百姓的力量是最弱小的,或者可以把百姓比做羔羊,没有丝毫力量,杀了砍了很容易,哪怕是一群农民,也容易宰,不会有丝毫反抗;原因在于草民的这个群体太大,没法协调一致,可在特定条件下,就会协调一致,一个声音说话,就会爆发出其强大的力量,就是实在活不下去的时候,就会开始爆发出一个声音,求活。如果不妥善处理,不把这个形成条件掐断掉,最终有一天,会形成排山倒海的力量,推翻一切”

  “所以在这三者之间只有两个可以胜出,或者只有一个”龙云枫说道。

  “在这场三者之间的战争,皇帝可以联合世家消灭百姓,或者是皇帝与百姓消灭世家,或者是世家与百姓消灭皇帝”龙云枫伸出三支手指说道。

  “陛下,百姓乃是国之根基,如此看来,只能消灭世家。”李振国倒是看的开,他知道世家对皇家的威胁实在是太大了,而且百姓人数太多,只能拿世家开刀。

  “消灭世家,谈何容易啊!”王焕叹了一口气,有些黯然道。

  “所以才要尽可能的削弱世家力量。”龙云枫说道。

  “陛下,我们该如何做?”朱宇问道。

  “李司徒,刚才你不是问朕该如何弥补缺失的官员吗?按照惯例,一旦地方官员缺失,朝廷的办法是什么”龙云枫问道。

  “由地方官员或者世家大族进行举行推荐。”王焕对于这点还是很了解的。

  “没错,地方官员大多数都是世家子弟,所以在政治上要尽可能的拉拢寒门,最好是寒门子弟入选地方官员。”龙云枫很是清楚这种制度的弊端。

  察举是一种自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。

  先由皇帝下诏,令三公九卿、地方郡守等高级官吏按照一定的标准,把各地品德高尚、才干出众、学识渊博的平民或下级官吏推荐给朝廷,由朝廷直接任官,或经过某种形式的考核、面试(直至皇帝亲自策问)择优录用。

  由于选才之权集中在皇帝、中央和地方高官之手。

  造成平民儒士中之优秀人才被拒之门外。

  特别在秦景帝时期,任人唯亲、唯财、唯势,权门势家把持察举的结果。

  也造成了地方和朝堂官员没有多少寒门子弟。

  “不知道具体要如何做?”朱宇问道。

  “科举考试,唯才是举”龙云枫说道。

  龙云枫不等众人说话,直接解释了什么是科举:

  科举制其实只是一个人才选拔制度的制度性创新而已。

  这个创新只能保证选拔过程的公平,大家应该都知道世家门阀在大秦已经存在了五六百年。

  世家大族通过姻亲关系、师生关系等关系结成了错综复杂的政治关系网,并且在地方上建立了牢固的政治和经济基础。

  在某种程度上讲,世家大族才是当时实际权力的真正掌控者,皇帝官员的政令,如果没有世家大族的配合,根本没办法实行,这些世家大族掌握如此庞大的政治经济资源的根本是什么呢?根本原因就是他们有文化。

  官僚多以经术起家,秦始帝时期实行的九品中正制,使得士族地主能够凭借家世出生参与政权。

  我大秦建立后,为取得世家大地生的支持,对他们继续实行放纵和笼络的政策,从而形成了典型的门阀政治。

  这一时期,士族在政治上高官厚禄,垄断政权,经济上封锢山泽,占有大片土地和劳动力,文化上崇尚清谈。

  为维护这种制度,秦文帝时,士族非常重视编撰家谱,讲究士族世系源流,作为自己享有特权的凭证,于是谱学勃兴,谱学专著成为吏部选官、维持士族特权地位的工具。

  这一时期土族政治上拥有特权,清官要职被士族垄断;经济上拥有田庄,占有大量土地人口,还经常与官府争夺劳动力人口;文化上家学传承,占据垄断地位,还大兴谱牒之学,崇尚清谈玄学,擅长书法、绘画等艺术;社会上不与庶族通婚往来等,士族把持大权,却不愿涉身实务,在优容奢侈中腐朽衰落。

  此后,虽然世家大族遭受了一些列的打击和挑战,再加上其自身的腐化堕落,其地位逐渐开始下降,但是世家大族垄断政治经济的局面却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。

  有世家大族在文化和经济上占据着垄断地位,真正有文化的人还是以世家大族出生的人居多,平民百姓根本就读不起书,少数读得起书的寒门子弟势单力薄,要么依附于世家大族,要么徘徊于底层。

  所以,要让打破世家的垄断地位,首先要制定一个优秀的选拔人才”

  说着龙云枫又向三人解释了如何实行科举。

  “陛下,此科举一开,天下英才便全部收入囊中”听完之后王焕目瞪口呆,有些激动的说道。

  “是啊!一旦科举实行,必能打破世家对政治上的垄断”李振国也赞同实行科举制,毕竟也科举制没有多少弊端,更重要的是它是真的为选拔人才而诞生的制度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syyh.cc。岁月永恒手机版:https://m.syyh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